« 主页

眯眼探云月刊 — 2021年07月

发布于

版权声明:眯眼探云原创,可随意转载,请保留该版权声明及链接:https://tyun.fun/post/57.tanyun-monthly-202107/

OmniFocus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 GTD 工具,可以管理我的所有任务。我会定期清理其中的任务,一是因为想做的事总是多过自己能做的事,一些不再重要的事情需要被移出清单;二是清单中未经仔细思考的任务会越来越多,需要集中梳理一下。并且每次清理的时候,我会顺便改进一下对工具的使用方式。

这样做可以保持 OmniFocus 中记录的任务的质量,从而让我的大脑可以继续信任它,作为一个外部系统来管理我的任务。根据蔡格尼克效应,头脑中未完成的任务会占据我们大脑的短期记忆,而短期记忆是空间是非常有限的。只要我们可以将这项任务托付给一个可以信任的外部系统,我们就可以将其从短期记忆中移出,从而让我们继续保持专注。

任务设计需要确定性

这一次清理我对使用方式做出了两项关键改进:一是放弃 tags 的使用;二是对所有任务进行了时间预估

我曾经尝试过多次改进 tags 的使用,每次似乎都有点效果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我曾经设想的方式是,通过文件夹+项目的方式来整理任务,通过 tags 来查看任务。这样即可以保证任务的有序,也能够让查看任务的方式更加灵活。但实际上,当我选择一项任务开始进行的时候,tags 对我的判断影响非常小。而且使用 tags 还带来了额外的复杂性,每次添加任务的时候,我都得想一想应该给它添加什么 tags 更合适。所以最终我决定完全放弃 tags。

那什么因素会影响我选择某项任务执行呢?我曾经认为是任务的目标 & 路径的清晰程度。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非常认真的梳理、拆分任务,我能够感觉到自己任务拆分的能力提升了不少。但我发现这对我完成某项任务带来的影响依然是非常有限的。

以前我曾尝试过将任务的完成时间分为多个档位,作为不同的标签,既然完全弃用了标签,我就开始尝试为任务预估实际的完成时间。这样做以后我发现效果特别好,任务的预估时间能够显著的影响我选择某项任务开始行动。我想了一下,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需要确定性,即使我任务拆分的再清晰,实际执行任务时也会充满不确定性,但完成一件具体的事需要多长时间,大致是能够确定的。

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

前几周郑州持续罕见暴雨,发起了大洪水。在救灾的过程中,现代的科技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。除了通过手机在微博、朋友圈发布求救信息,还出现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现象。

互联网地图公司迅速在郑州地图上对积水地区进行了标注,并且在用户点击的时候可以显示求助联系方式。由一位大学生发起了通过在线表格统计求助信息,迅速有许多人参与到到信息的统计和编辑。并且后续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基于这个表格进行协作。这是信息时代才会特有的高效、自发的协作方式。暴雨导致许多通信基站不工作,政府调度了无人机基站,为洪水中被困的人提供了非常关键的临时求救信息通道。

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平淡的,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感知也只是让生活更加便利,娱乐更加丰富。只有在特殊的时刻,我们才会发现,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止如此,对于救灾的场景,科技也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对于其他我们想象不到的场景,相信也是如此。

几年以前,我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就是气温升高一点点,相信很多人也是类似的想法。那有什么大不了?但近两年,几乎所有人都开始认识到,全球变暖并不单纯是全球的温度升高一点点,而是会造成多方面的变化,其中之一就是极端天气变多。

我们当然不想看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,全世界都在想办法应对,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。但二氧化碳减排这件事,可没那么简单,甚至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变化

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,我们就得想办法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,这个变化可不小。化石能源是世界当前最主要的能源,但化石能源的分布在全球并不是均匀的,有些地方多,有些地方少。虽然因为核威慑整个世界在大范围处于和平的状态,但为了石油产生的局部争端却是持续不断。如果全球范围(重点是发展中 & 发达国家)减少对石油的使用,那么势必对一些国家的经济产生致命的影响,比如俄罗斯这样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出口的国家。

只是减少能源的使用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,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我们需要采用新的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,比如风电、水电、太阳能,甚至核能。这些能源我们现在也在使用,但要满足我们整个社会的需要,那还需要做很多事情。包括相关技术的升级、海量基础设施的兴建,以及相关行业(比如汽车行业)的变革。而且这些变革不会只发生在一个国家,谁能够做的更好,谁就能够在解决气候问题的同时,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。

要大规模采用新能源,避不开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新能源的载体,最重要的就是电池。如果要在未来几十把全部的燃油汽车换成电动汽车,需要海量的电池。电池的制造最关键的材料就是锂和钴,中国在这两项资源虽然不是最大的开采国,但加工环节特别厉害,全球使用的锂和钴,一大半大是经过中国加工的。在前些年全球化呼声高涨的时候,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随着中国的崛起,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局势日渐紧张,美国现在对于关键矿产依赖中国这一点就特别担心。

幸福和快乐的源泉

在 7 年前,我写过一篇博客:快乐的源泉。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、精神、心理状态,那么一个人就可以长期保持在一个快乐的状态,并且能够直面各种挑战。现在我依然这么看,并且有了更多的实践和心得,于是想再聊聊这个话题。

在处理普通任务的时候,我在状态好的时候比状态不好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能力提升,相应的带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。在处理高难度、复杂任务的时候,状态好的我(进入心流状态)效率和产出质量可能会成倍或几倍的提升。这是我对自己状态的一些感性认知。接下来讲一下我在保持身体、精神、心理状态方面的实践心德。

在度过了最年轻气盛的那几年后,我得靠锻炼身体来保持自己的身体状态。人天性是懒的,养成锻炼的习惯并长期保持并不容易。我这些年在断断续续的坚持锻炼身体,也尝试了许多不同的锻炼方式。我发现,选择恰当的锻炼方式并且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固然重要,但最重要的是养成持续锻炼的习惯。而对于养成习惯来讲,最有效的策略是《微习惯》,通过设计几乎不可能失败的任务并长期坚持,帮助自己养成习惯。虽然目标很微小,比如做一个俯卧撑,一旦我们动起来,就会很自然的多练一会儿,最终达到我们的锻炼目标。对于普通人来讲,少量的锻炼即可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。

要想保持好的精神状态,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睡眠,包括良好的质量和足够的时长。睡觉和锻炼不同,是人的天性,人天生是愿意睡觉的,但现代社会的种种因素让我们获得充足、高质量的睡眠变的困难。一是压力大,事情做不完就不能睡;二是诱惑多,尤其在晚上,人的意志力几乎没有,拿起手机就放不下。

应对压力不仅需要勇气,还需要改变观念。其实通过理性思考,比较容易得出结论:在好的状态下,白天高质量的完成任务,长期而言,才是综合收益最大的。对于手机诱惑大这一点,我没想到什么好的建议,毕竟道理大家都懂。

我自己最近在尝试使用微习惯的策略来让自己切换至睡眠的状态:首先尽早完成洗漱;做一个深蹲和一个俯卧撑来提醒自己该切换状态了;什么也不做,听 5 分钟舒缓的音乐。就目前来看,在通常情况下,这几项行动可以有效的帮助我在睡前平静下来。

需要补充的一点是,人在江湖飘,哪能不挨刀。工作上该忙的时候还是得忙,该熬的夜得熬。只要能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。

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非常困难,又是一个道理我都懂,就是过不好这一生的话题。这个话题特别大,我只能通过推荐一些书来勉强对付一下。

首先是心态的改变,对于幸福这个问题的探讨,推荐读一读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。这本书通过一位智者和一位苦恼的年轻人的对话,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,通俗易懂的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。幸福的人生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,阿德勒心理学提供了一套理念和方法,来帮助我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但即使读完了这本书,光明白道理也没啥用,还得实际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练习,才能真正有所改变,推荐《正念的奇迹》。正念即是对当下的觉察,吃橘子的时候,就认真的吃橘子,喝茶的时候就认真喝茶,就是这么简单的事。觉察自己当前的状态,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第一步。

说完实践和心得,再来聊聊一些新的想法。这些新的想法才是促进我回顾这个主题的因素。

我很喜欢玩耍,并从中获得快乐。但单纯的玩耍可持续性不强。一是获得快乐的可持续性,同样的刺激时间长了,人会变的麻木;二是经济上的,单纯的玩耍不会带来经济收入,无法支撑我们的生活开支。最近几年因为小孩的出生,以及工作更加忙碌,我玩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,但同时我依然保持着比较快乐的状态,甚至感觉会更好,我认为有些因素非常值得探讨。

一是持续的学习带来综合能力的提升,让我对工作、生活都有更好的掌控感,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,并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。这样的掌控感又促使我继续学习 &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,形成了良好的反馈循环。

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幸福快乐的一大影响因素。除了家人、好友、同事,我认为这几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收获是这几年坚持组织的读书会。普通人想要和身边的人交流观点是一件难度高,风险也高的事。但读书会的交流做到了这一点,这是一个可以无压力、平等交流各种观点的小社群。
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我认为是主动性,主动的去感受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,包括感官、思想这两个方面。

我有两付耳机,ATH-DSR7BT(包耳式大耳机)和 Airpods Pro(入耳式小耳机)。当我只是需要 BGM 的时候,我会用小耳机;但当我想真正欣赏音乐的时候,我会戴上大耳机。当我戴上大耳机的时候,我就开始主动享受音乐,这时候许多原本“不好听”的音乐也会变的引人入胜。除了主动享受音乐,主动欣赏美丽的画作、品尝美食,都会带来非常美好的体验。

感官层面的主动体验并不困难,放下手中的事,集中注意力就能够感受到不同。思想层面的主动就会难一些,这需要我们能够从多个视角来看待同一个事物。在这一方面,我看到的最好的榜样是罗振宇。如果你听过罗振宇讲话,你大概会注意到,不管什么东西,他一讲出来就让人觉得特别有道理。抛开他的演讲技巧,只看内容,他是在诡辩吗?他只是选取了合适的视角。我们也可以主动选择视角,去看到身边事物美好的一面,增加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