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主页

探云月刊 2024-02 快速试错

发布于

版权声明:眯眼探云原创,可随意转载,请保留该版权声明及链接:https://tyun.fun/post/93.tanyun-monthly-2024-02/

快速失败,经常失败。在创业领域,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论。

俗话说的好,失败乃成功之母。没有人喜欢失败,但许多事情我们没法“必定成功”,只有在反复尝试过后,才能逐渐掌握规律,获得成功。如果可以快速失败、经常失败,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经验,也就能够更快的走向成功。思路是这么个思路,但要落到实处,实际按这样的思路来做事,其实并不容易,得有实际的操作方法。

对于倒一杯热水这样的事情,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做的很好,但有许多困难的事情,我们就得认真想想,是不是磨刀不误砍柴工。比如我近期做的 AI Prompt 相关的工作,不确定性就非常高,于是就相应的采取了很多快速试错的策略,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我能预感到,在未来的工作中,也会有许多不确定性非常高的事情,我需要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个模式。

其实相关的概念早已不少,不止是通常大家熟悉的 MVP,在软件行业,像 beta、canary、release candidate 这样的机制早就被很多公司采用,且运作的非常好。但在国内的公司中,我发现这些机制被使用的很少,在我呆过的公司中,虽然都在做迭代,但实质上都还是普通的产品生产模式,产品生产完,然后给到用户使用。所有人都想快一点,而且都没有人能够承受“失败”,因此软件中的功能越堆越多,所有人都很忙,但有效的产出非常低。

以快速试错的思路来看,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,核心并不是喊着快的口号让所有人加班,而是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,让相关的人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,快速的完成关键事项的验证。对于创业而言,有两个关键的验证点:价值假设 & 增长假设。这其实是两个非常大的目标,而落到具体的工作中,需要针对更具体的事情来设计合适的工作机制。

做产品有许多不同的方式,有些是从自身的问题出发,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人的需求。有得产品生产者和用户是不同的群体,则需要先了解用户的需求,然后针对性的设计产品。也有的产品是先直接模仿生产,然后再来寻找用户。无论哪种模式,如果拉长时间来看,最终都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,因此都不能缺少用户这个环节。

所以第一个问题是:如何找到用户,并让用户通过使用 & 反馈的方式,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。现在我心中最好的产品理论莫过于 Jobs to be done,缩写 JTBD,也叫焦糖布丁理论。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。比如用户早上买奶昔而不是牛奶,是因为奶昔在车上喝也不容易撒出来。那收集的反馈重点可以在这几个方面:用户会在怎样的情况下,以怎样的方式使用产品,解决什么样的问题。

(这里没有讨论如何找到用户这个问题,因为我目前也没有想到啥好的做法,不同的产品肯定会有不同的方式来寻找到自己的用户。)

在有用户参与的前提下,再来考虑研发生产的每个环节。在需求分析 & 概念设计阶段,可以用 Paper Check 的方式,先把想法写下来,直接和用户沟通,看看用户对想法是否感兴趣,尽可能用快速、简单的办法(比如画草图)来帮助用户理解想法。在研发的初期,可以用 demo/原型 的方式来验证一些具体的创意。在产品初具雏形的时候,可以邀请用户实际进行体验 & 发现问题并改进。

我一直想尝试做一个习惯养成的应用,帮助养成各种对生活有益的好习惯,包括锻炼的习惯。我的计划是在未来十年内去持续搞这个项目,作为副业的项目。计划十年这么长的时间,主要考虑的有几点,一是在主业之外,我可以投入到这个项目的时间并不多,二是目前我并不指望这个项目为我带来实际性的经济收益,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自己保持持续的思考 & 做事的手感。

下面就用快速失败,经常失败的思路来看看,如果我要做习惯养成的应用,具体可以采用一些怎样的方式。

这并非一个雄心勃勃的产品,我打算从我自己的问题为出发点来做这个产品,所以第一个用户就是我。这样有许多好处,我可以反复的向自己提问并回答,甚至可以让 GPT 来挑战我,从而帮助我完成前期的一些思考和准备。 考虑到我希望这个习惯养成应用尽可能的适用于更多的人,我也会在有些具体思路的时候,找一些好友聊一聊,进行 Paper Check,一方面是通过介绍的过程,帮助我发现思考的漏洞,另一方面可以快速的拿一些反馈。

在研发阶段,我会需要采用原型的形式来获取反馈,相应的需要能够进行快速原型的技术。作为一个程序员,在这方面是有天然优势的,我目前最喜欢的 Web 框架是 Svelte,作为全栈框架,它可以满足我快速开发原型的需求。如果我可以做一些视觉设计那就更好了。(可以找别人学一下?)

在过了原型阶段后,我就需要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品(MVP),在根据自身需求迭代的同时,去寻找更多的用户。到时候应该会需要尝试多种途径,比如朋友圈是一个。在这个基础上,需要考虑如何能够和用户建立有效的联系,微信群?像 Discord 这样的沟通平台?

这片内容稍显凌乱,因为这是我的思考过程,而非最终结果。并且实际点来看,这些东西无法通过思考得出最后的结果,只能是有了想法后,去实践、调整,才会接近最终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