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主页

探云月刊 2022-06 我的工作周报

发布于

版权声明:眯眼探云原创,可随意转载,请保留该版权声明及链接:https://tyun.fun/post/71.tanyun-monthly-2022-06/

从去年8月开始,实践了从得到学习的向下一级写周报,实际是面向所有小伙伴,汇报工作重点、计划、思考、视野。刚开始会有点担心,但坚持写下来比想象中更容易,目前已经快要 50 周了。

之所以愿意实践得到的周报,因为得到的周报非常符合我的理念: 周报并不是一个汇报工作的工具,而是一个交流工具。 作为部门负责人,我在做的事情、计划、思考、视野,对小伙伴们都是重要的参考信息。小伙伴的周报,也是我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。

我每周的周报阅读量大约占到部门人数的 1/3 - 1/2,也会时常收到一些点赞,也会看到小伙伴们周报中的一些内容会和我的周报内容相呼应。我想这应该可以说明我的周报达成了交流的目标,也给了我动力坚持把周报写下去。

回顾周报中写的心得思考,有不少精彩的片段,值得分享。

开会 VS 一对一深度交流

我认为工作中最可怕的事情之一是:我们拉个会讨论一下。然后乌拉拉一堆人参会,会上每个人都无法充分发表意见,发言的也就只有几个人,讨论还经常偏题,在不重要的细节上争论不休。会议通常会超时,然后勉强收敛一下,似乎达成了一致,但就解决问题而言,进展十分有限。

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但我认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,我们要解决的是非常复杂的问题,而口头交流的效率通常并不足以支持信息的充分交流。参会人各自的知识结构通常是不同的,视角也是不同的,这样的情况下,通过口头交流对齐问题的定义都要花很长时间,更不要谈解决方案了。

针对复杂问题,我通常会采用一对一沟通的策略。一对一沟通,看似很慢,但综合效率其实更高。针对复杂问题,和多人一对一沟通,可以让每个沟通对象都深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,在聊上几个人以后,就能够发现自己的视角盲区,对问题建立更好的认知。对问题的认知深度,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将问题解决到多好。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开会沟通,就能够极大提高会议的效率,因为会议的目标、流程可以更加明确。

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做准备

最近在对一些工作进行回顾,并约了我们的一位资深产品经理沟通讨论。双方都进行了事前准备,于是整个过程非愉快,沟通质量也非常高。

过程中聊到了一个问题,有时候产品会遇到研发提出技术实现层面的问题,很难回答,产品是否应该懂技术呢?我是这样来考虑这个问题:

  1. 产品经理是需要了解技术的,虽然不需要理解实现层面的细节,但一些关键点限制和后果是需要大致了解的。
  2. 研发同学也需要理解产品的工作方式,产品经理虽然把控项目,但并没有上帝视角,提出疑问或提供帮助,而不是单纯的质疑。
  3. 双方都应该避免直接给对方提供方案,而是尽可能把问题阐述明白。如果要提方案,那也是为了把问题讲清楚。

简单来讲就是研发和产品都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工作,才能真正的打好配合。具体建议的做法就是遇到问题多私下(或小范围)交流,真正复杂的问题一定是通过小范围交流解决的。

像生意人那样思考

最近我们的 QA 同学梳理了我们的产品点击热力图,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发现用户真正在使用的功能,避免做自嗨的产品。周末和内容制作负责人聊天,也谈到了类似的话题,她认为我们需要像生意人那样思考。

我们做了一个东西,到底能不能卖钱?现在凡做产品,必谈用户体验,用户体验当然重要,但用户体验并不能独立存在,用户体验必须要附着在什么东西上面,这个东西必须得是用户愿意买单的。举个反面的例子,现在的氪金手游,用户真的是因为爽感而付费吗?其实恰恰相反,用户在为不爽付费,当用户遇到不爽的时候,才更愿意付费消除不爽。

用行动拥抱变化

如果一切都是确定的该多好,计划、需求定下来就不要改,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了。但变化总是存在,我们能够控制的因素很有限,所以我们要拥抱变化。通常的理解,拥抱变化指的是心态,但我认为拥抱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动应对。变化出现了,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才更合理?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当然不容易,因为需要重新权衡各要素,比如之前制定的计划怎么办?如何调整?

只有懂得如何应对变化,才能拥抱变化。这正好也和前段时间我们 CTO 讲过的汉隆剃刀相印证,只要能用愚蠢(能力不足)解释的,就不要归结于恶意(态度)。拥抱变化,很多时候并非态度(心态)问题,而是能力问题。也就是说,拥抱变化最好的方式是提升能力,而不是单纯的改变心态。

技术的个人偏好 & 团队偏好

对于技术,个人偏好和团队偏好是有差异的。个人的发展需要有尽可能宽的技术视野,经常性的了解、研究新技术。但团队需要稳定,需要保持一致,才能让成员之间更容易协作,也能基于这样的稳定来进行技术建设。所以我会经常关注新技术,作为我的兴趣爱好,但在团队中引入新技术时,我会非常谨慎。

我经常折腾自己的工具,这可以持续提高我的效率,在3到5年的维度上来看,既使微小的效率提升,也能带来非常大的收益,时间更长的话,收益更高。除了效率的收益,我认为另一个重要潜在收益在于提升自己的产品思维。在折腾工具的时候,就会去对比不同的工具,想想这里为什么好,那里为什么不好。好的工具背后一定有好的设计理念,理解了这些设计理念,就能够明白一些问题为什么产生,在复杂的情况如何进行取舍。